物聯網百科
- 智能滴灌系統(tǒng)
- 2024-09-27
- 智能噴灌系統(tǒng)
- 2024-09-27
- 畜禽養(yǎng)殖監(jiān)控系統(tǒng)
- 2023-11-17
- 水質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
- 2023-11-17
- 物聯網水產養(yǎng)殖環(huán)境監(jiān)...
- 2023-11-17
- 農產品追溯系統(tǒng)
- 2023-11-17
- 大田種植環(huán)境監(jiān)控系統(tǒng)
- 2023-11-17
- 現代農業(yè)監(jiān)測系統(tǒng)
- 2023-11-17
- 生態(tài)觀光農業(yè)監(jiān)測系統(tǒng)
- 2023-11-17
- 農業(yè)數字化管理系統(tǒng)
- 2023-11-17
物聯網資訊
- 當大米小麥種上“云”端發(fā)表日期:2013-08-19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5167次
幾十公里之外的大田里種著莊稼,在家隨手輕點手機,田頭壟邊各處空氣濕度、土壤溫度、氣壓、風向、光照等一目了然;商店貨架上信手拿起盒番茄,二維碼輕松一掃,除產地信息外,就連施了幾次肥都能知道……這些已非臆想,大米小麥,也能種在“云”上,糧食種植全過程盡收眼底。
7月10日,國家863計劃“農業(yè)物聯網和食品質量安全控制體系研究”項目首席專家、復旦大學教授鄭立榮透露,目前我國17家院校企業(yè)、20個課題組共同攻關,探索基于智能傳感、云通信、云計算等技術,可實現對農產品生長環(huán)境及流通環(huán)節(jié)的全程管理,在山東、陜西等地的30多家農業(yè)產銷企業(yè)已經試點,年底有望在全國100多家企業(yè)落地。同時,美國、以色列、荷蘭等國的多家農業(yè)企業(yè)也在急切地求購一系列相關技術。
“站在”地里的智能監(jiān)察者
在渤海之濱,目之所及只有一片廣袤無垠的鹽堿地,罕有人煙。“糧倉”之內每隔4公里就立著一個“瘦個子”,頭上頂著兩片太陽能板和一個小風車。
這是什么?“智慧稻草人”!
傳統(tǒng)意義上的稻草人渾身塞滿草,其作用只是用來“恐嚇”麻雀。而這個由一個個高精度傳感器構建的“稻草人”卻是用來監(jiān)控人的。
“智慧稻草人”由復旦大學無錫研究院自主研發(fā),一個個傳感器是“稻草人”的器官,負責采集包括農作物生長氣溫、相對濕度、土壤溫度、光照度等信息,通過無線網絡“血液”傳輸至“大腦”后臺網絡,農民無需站在田里,借助計算機,只需輕點鼠標,一項項數據就會在終端顯示?!耙粊砜梢詭椭r民科學種植,提高農作物質量,更重要的是可以監(jiān)控農作物種植全過程?!编嵙s介紹,稻草人采用風能、太陽能兩種供電方式,免除了野外無電可通的尷尬隱患,換言之,在野外,稻草人能全年無休“工作”。
監(jiān)控,就不得不提稻草人的“眼睛”云臺攝像機。它可以全方位收集農作物種植、生長、施肥、施藥、收割等農事圖像,傳輸至后臺終端并儲存,通過電腦屏幕,監(jiān)管人員就可對種植過程一目了然。“如果有人違規(guī)種植,只需按一下鍵,全程可追溯。不但如此,如果農民用東西遮蓋攝像機鏡頭,稻草人還能自我警報,及時通知監(jiān)管人員。”鄭立榮說,“有了"智慧稻草人"的監(jiān)控,綠色種植已不再遙不可及。
對"稻草人"收集的數據,除日常耕作使用外,未來也可成為農民的"大數據專家",直接推動精細化農業(yè)發(fā)展。”
如今,第一批“稻草人”,正管著山東濱州無棣縣的數千畝麥田和陜西農家果園,運行良好;5臺智慧稻草人已在渤海糧倉“任職”,每年一畝地的成本僅為5元,卻能幫助提高35%的產量。
物聯網轉入食品安全控制
從農業(yè)生產最前沿的田間延伸開去,863計劃項目組研發(fā)的農業(yè)物聯網技術已經到達檢測、運輸、銷售等后續(xù)環(huán)節(jié)。在這條“信息鏈”的后半段,物聯網的意義從科學種植轉入食品質量安全控制。
鄭立榮拿出一張二維碼,手機一掃,屏幕上即顯示出一顆韭菜的電子履歷:種植時間、采摘時間、大地濕度……“從農作物種植到采摘到檢驗檢疫,從包裝到運輸到上架,全過程都可以采用基于物聯網的信息化管理。”鄭立榮說。
給農作物貼上二維碼,其生產、運輸全過程由計算機制作成“電子履歷”儲存在“云端”,消費者只需用手機一掃,就能查看一切信息,真正做到食品信息公開透明,他們搭建了一整個農業(yè)物聯網應用服務支撐平臺。“消費者甚至可以在網絡平臺上發(fā)表評論,這儼然一個食品界的"大眾點評"?!?/span>
雖然“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監(jiān)控已有不少人涉足,但在國內基于公網的由物與物之間進行數據自動交換通信的物聯網實驗平臺,這還是第一次?!斑@是一個開放的、可擴展的網絡平臺,小到一家農戶,大到一家農業(yè)企業(yè)都可以參與到網絡平臺上來,提供各自的食品信息,就像"臉譜"一樣?!编嵙s解釋道。
相關技術已在浙江、山東小范圍試點。對參與的農民而言,每年每個大棚額外增加的投入約為300元,參加者踴躍。浙江嘉興有位老農甚至跟項目組成員說,哪怕增加的成本是1000元也可接受,因為這一投入可直接令產出成倍增加。
“非技術因素”同樣重要
值得關注的是,這一將莊稼種在“云”上的技術,在推廣試點過程中并非一帆風順,除技術有待完善的原因外,還有些“非技術因素”。
鄭立榮坦言,令他苦惱的是,我國現有管理模式中,農作物長在田里、運在路上、放進貨架、擺上餐桌時各有分管,雖然分工明確,但各自數據共享困難,面對“農業(yè)物聯網”這一新技術的沖擊時,原有體系“壁壘”隱現。而在個別地方,多種利益糾葛直接導致“水太深”,農業(yè)物聯網的推廣只能無奈“繞開”。在他看來,未來國家如何在法制、管理層面為新技術提供更為開放、有序的環(huán)境,與技術革新同等重要。